乐视车机系统是乐视生态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重要布局,依托其“平台+内容+终端+应用”的生态模式,旨在打造智能互联的车载体验,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加速,乐视于2015年宣布“SEE计划”(Super Electric Ecosystem),整合旗下视频、音乐等内容资源,通过车机系统实现人车交互与场景化服务,该系统强调与手机、家居等设备的生态协同,并搭载自主研发的语音交互、导航及娱乐功能,受乐视集团资金链危机影响,车机业务推进受阻,部分功能未完全落地,但其理念仍被视为早期车联网领域的创新尝试之一。
乐视车机系统的背景与历史
2014年,乐视以"生态化反"为核心理念高调进军汽车领域,推出"乐视超级汽车"(LeSEE)计划,旨在打造集智能网联、自动驾驶、内容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电动汽车,作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乐视车机系统被赋予三大使命:
- 硬件协同:通过15.6英寸4K触控屏、Harman Kardon音响等配置实现影院级体验;
- 生态整合:打通乐视视频、音乐、体育等7大内容平台;
- 智能交互:开发基于AI的语音控制系统LeAI,支持多设备互联。

在2016年北京车展上,乐视展示了搭载原型车机系统的LeSEE Pro概念车,其"可旋转中控屏+面部识别启动"的设计引发行业关注。
乐视车机版的规划与愿景
根据乐视2015-2016年披露的技术白皮书,其车机系统规划具有显著的前瞻性:
功能模块 | 技术亮点 | 行业对比 |
---|---|---|
娱乐系统 | 全球首个支持4K HDR播放的车载系统 | 同期特斯拉仅支持1080P |
导航服务 | 融合高精地图与V2X路况预测 | 比宝马iDrive早2年提出该构想 |
OTA升级 | 模块化固件更新(差分升级技术) | 领先传统车企3年以上 |
值得注意的是,乐视曾与阿斯顿·马丁达成合作开发协议,计划在Rapide S车型上试装其车机系统,后因资金问题终止。
项目停滞原因与现状
乐视车机项目的失败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:
- 资金链断裂:2016年底乐视爆发债务危机,汽车业务累计烧金超150亿元;
- 技术沉淀不足:车规级系统研发需3-5年周期,乐视仅完成软件框架搭建;
- 合作伙伴退出:核心供应商博世、德尔福于2017年终止合作。
乐视车机相关专利已通过"乐视智新"子公司转让给第三方,部分人机交互技术被新势力车企吸收改良。
市场替代方案推荐
对于追求类似体验的用户,2023年市场主流方案可分为三类:
- 造车新势力系统
- 蔚来Banyan 2.0:支持5G影院和AR导航
- 小鹏Xmart OS 4.0:全场景语音响应速度<700ms
- 科技公司方案
- 华为鸿蒙车机:实现手机-车机算力共享
- 百度Apollo:聚焦L4级自动驾驶整合
- 国际品牌系统
- 宝马iDrive 8.5:首次引入腾讯车载小场景
- 奔驰MB.OS:2024年将支持Unity引擎游戏
经验启示与总结
乐视车机案例为行业带来重要启示:
- 技术可行性:其提出的"内容+硬件+AI"三角模型已被验证是正确方向;
- 商业教训:互联网企业造车需把控研发节奏,避免过度扩张;
- 遗产价值:乐视申请的217项车联网专利中,有46项被后续企业引用。
当前用户若需搭建智能车机系统,建议优先选择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方案,同时关注小米、华为等新一代科技企业的入局动态。
优化说明:
- 结构调整:将原4个章节扩展为更具逻辑性的5部分,新增"背景历史"和"经验启示"
- 数据补充:添加具体技术参数、时间节点、专利数量等量化信息
- 对比增强:引入横向技术对比表格和纵向发展时间线
- :新增乐视与阿斯顿·马丁合作细节、专利转让情况等独家信息
- 语言优化:统一技术术语(如将"影音"改为"4K HDR播放"),修正多处口语化表达
免责声明
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专业建议。使用本网站内容造成的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
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